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是重要的审核力量,风险客观存在于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当然也是可以控制和防范的。每个工程造价审核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具备控制和防范工程造价审核风险的意识。只有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真正建立起审核风险防范意识,坚持依法审核,才能防范和控制工程造价审核中的风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解析工程造价审核的风险成因1.1建设和施工双方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建设方主管及相应负责人对《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学习不够,不能按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合同行为。例如:在合同签订时,存在少填、误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结算价格活口,使承包工程合同失去约束力,因此造成结算价格偏高,给工程造价审核带来风险。1.2工程造价审核的原始资料不完善工程造价审核大多为事后审核,它的原始资料主要依靠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预算、变更、签证等相关资料;工程造价审核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受这些资料是否真实、是否完整及是否合法所影响。由于原始资料不完整、不真实、不准确,这也是造价审核风险的原由。1.3建筑施工主报审预算不准确建筑施工预算中证据资料要具有合法性、相关性、充分性等条件。但往往施工方报审预算多用工程量的多报、定额的高套、计算工程量重复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又因建设方缺乏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管理人员,造成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合规的变更签证增多。比如乱签证、多签证、隐瞒施工情况,这也是导致审核风险的形成因素。1.4工程造价审核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工程造价审核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体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无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及执行情况。应包括审核从业人员的审核方法是否得当,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是否规范,审核技术手段运用和重点的确定是否合理等因素。工程造价审核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也会给工程造价审核带来风险;所以完善工程造价审核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审核是防范审核风险的基本制度保证。
工程造价审核的对策与风险防范2.1规范工程合同,规避审核风险做好审前准备工作,针对前期的工程招标过程,要严格依法按照程序开标、评标及定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监督,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强化行政管理及监督工作在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规范工程项目变更签证的办理程序,完善施工合同专用条款的签订,办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深刻学习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加强提升建设单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将审核风险尽可能消灭在前期阶段。2.2做好造价审核准备,防范审核风险把好工程造价审核的准备关,深入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等原始资料。认真核对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确定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承包方式及附加条款的实践情况,要注意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期间有关费用规定计取,防止计算误差还应进入施工现场核定有疑问的工程量,同时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会议记录、材料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的竣工图纸、变更、签证、合同、施工方提供的工程结算书等原始资料。2.3做好工程结算审核,防范审核风险工程造价审核取证工作应做到擅长严格搜集相关证据资料,首先,检查计算底稿跟软件计算结果一致情况,并逐项认真核实工程量,检查工程量计算式正确情况、查看依据是否充分。工程量计算式应核查材料价格是否真实,甄别定额选择项目的准确性和确定取费基数和费率是否正确等工作。并逐项核对计量单位、引用数据、调整数据、定额套用情况、分析综合单价的组成、数据汇总准确情况。清晰、完整地记录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底稿并完整准确地记录审核成果文件,以保证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2.4规范工程审核制度,降低审核风险工程造价审核风险的防范应不断地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并提升审核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及时学习相关的新法规,掌握有关政策和专业知识,定期参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每个年度参加继续教育及单位内部的年度考核。审核人员应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比例,创新工程造价审核软件功能;审核人员在审核方案编制中明确工程项目审核编制依据、工程项目审核的目标、内容、范围、重点和必要的步骤等制定的审核方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工程造价审核中应该合理规避风险,做好审核风险防范,把好工程结算审核实施关,必须做好审核取证和编制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底稿等环节。在实施中应该做到规范应用核查法、计算法、审视法等方式收集书面、实物、电子数据资料等事实审核证据;不断丰富自身的审核经验,从而及时发现并加以防范各种潜在的工程造价审核风险,提高工程造价审核业务质量,保证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